移动龙钢

年味最浓在儿时
发布日期:2017-02-04    作者:韩倩    
0

年味最浓在儿时

  春节期间,韩城国际灯光节上霓虹闪烁,流光溢彩,大街上精彩的社火表演围得人山人海,人人都沉醉在这红红火火的新年氛围中。看着眼前漂亮的彩灯造型和欢快的秧歌队伍,勾起了我小时候过年的记忆。
  儿时,一放寒假,我们姐弟三个就成天催促着父亲扎灯笼,父亲执拗不过我们,就找来粗细不同的铁丝、老虎钳子,下班吃过晚饭后,我们就围在他身边看他做灯笼。看着父亲剪下一段段长短不一的铁丝,感觉跟剪面一样轻松,我们三个也跃跃一试,可是双手使劲握住钳子,牙关也不由得咬紧,脚后跟由于用力渐渐抬离了地面,但那无比坚硬的铁丝连个印痕都没留下,父亲看着我们滑稽的样子说:“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剪动了”,帮不上忙的我们就殷勤地给父亲倒水、递工具。经过几个晚上的加班,手巧的父亲就用铁丝扎出了灯笼的雏形,两个六面体的宫灯或是棱角分明的五角星,或是传统的圆形灯笼。
  接下来,就轮我们姐弟三个大显能手了,拿出早早就准备好的大红纸糊灯笼,弟弟抹浆糊,我和妹妹用纸糊,这个过程虽然小心翼翼,还是抹得满手满脸都是红印,而且总要浪费几张红纸后才能把灯笼糊好。灯笼糊好后,再用各色皱纹纸折成小花朵镶嵌在上面,剪上一节粗细不怎么均匀的长须粘在灯笼下面做点缀,最后找来笔墨,认真地写上“心想事成”“新年快乐”等祝福语,整个工序就算完工了。终于等到年三十,在大门两边挂上我们亲手糊的红灯笼,虽然上面写的毛笔字歪歪扭扭,但是很开心,很有成就感。
  正月里,矿区职工、家属们自编自演的社火是唯一的、最受欢迎的、最热闹的过年场景。扭秧歌的队伍中,各种造型的大头娃娃面具很是可爱,我们跑到队伍里央求大人们把面具给我们戴上,可没两分钟就不稀罕了,因为得用手时刻扶着,要不视线受阻看不着脚下的路。孙悟空、猪八戒造型的在人群里穿梭逗乐,点一颗痣在嘴角的媒婆是男的装扮的,调皮的我们偷偷跑到后面拽“她”的假辫子,“媒婆”回过头来用手中的烟锅照着我们头上敲一下,把我们吓得直往人群里钻,引来周围笑声一片。最佩服的是踩高跷的,我记得他们在学校操场练习的时候,我和伙伴们互相扶着试走,可是连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走了。那时的我懂得了看着容易的事情都是靠意志,用时间磨炼出来的。
  现在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多,越来越新颖。糊灯笼、踩高跷这种传统的过年形式已不多见,但儿时那有滋有味的新年,在岁月的年轮中越转越清晰,越来越难以忘怀。
  在找寻记忆的年味中,体会到最浓的年味在儿时。细细咀嚼儿时的年味,在美好的回忆中感受新时代的新年气息。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